
西北角·中國甘肅網記者 劉姍 宋芳科
祁連山下的天祝縣,擁有獨特地理位置和豐富資源治縣,正以其強勁的勢頭,在碳硅基新材料產業的賽道上加速奔跑。
近年來,天祝縣大力實施“強工業”和“綠色工業突破行動”,依托金強工業集中區“一區兩園”發展格局,推動碳硅基新材料產業蓬勃發展,成為河西走廊上一顆閃耀的工業明珠。

據天祝縣工信局副局長陳彪介紹,天祝縣工業經濟近年來實現了“穩中有進、結構逐步優化”的良好局面。2024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1%,工業對全縣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攀升至28.54%。
在產業發展布局上,天祝縣立足特色資源稟賦,一方面,依托“中國白牦牛之鄉”等區域品牌優勢,推動特色農產品向高附加值方向邁進;另一方面,緊抓“雙碳”戰略機遇,加速布局風光電等清潔能源項目,碳化硅制品產量更是占據全國總產量的57%,工業發展“含綠量”與“含金量”實現雙提升。
天祝縣作為全國首個少數民族自治縣,憑借其優越的區位條件和便捷的交通網絡,被譽為河西走廊閃耀的金鑰匙、祁連山下盛開的格桑花。

全國碳化硅產業集中度較高,主要集中在甘肅、寧夏、內蒙古和青海地區,碳化硅加工企業主要分布在河南、山東、江蘇等省。據統計,全國碳化硅企業設計產能約130萬噸、實際產能約85萬噸,2023年天祝縣碳化硅產量47.3萬噸,占全國實際產能的56%。天祝高性能碳基材料特色產業基地入選科技部第三批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名單。
在推動碳化硅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天祝縣始終堅持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保護統籌推進。2019年至2023年,縣委、縣政府指導碳化硅企業進行了兩輪環保煙氣收集設施改造,總投資達5.2億元,生產工藝升級為有組織排放,煙氣回收率提高至73%,有效解決了碳化硅企業煙氣排放污染問題,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雙贏。
同時,指導成立天祝縣碳化硅行業協會,加強行業自律,通過安裝在線監測設備,督促企業使用優質生產原料,從源頭上降低污染物排放量,有效解決了碳化硅企業煙氣排放污染問題,為產業高質量發展筑牢根基。
目前,天祝縣共有碳化硅及精深加工企業26戶,5戶碳化硅企業被認定為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7戶碳化硅企業被認定為創新型中小企業,19戶冶煉企業現有23條生產線,設計產能60萬噸,近年來招商引進碳化硅精深加工項目8個,精深加工設計產能22萬噸。
數據顯示,今年1—11月,天祝縣碳化硅生產加工產量達48.97萬噸(其中,冶煉43.36萬噸,深加工5.61萬噸),實現產值26.95億元,增長5.02%,占全縣規上工業總產值的58.4%。

甘肅新玉通新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王軍表示,公司旗下的天祝玉通石門河碳化硅有限公司年產6萬噸黑碳化硅,年銷售收入達4.5億元,累計上繳稅金2.6億元,職工260余人。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新建的年產6萬噸工業硅項目也于2024年8月順利投產,該項目總投資10.06億元,預計年銷售收入可達12億元,為天祝縣碳硅基新材料產業的進一步壯大注入了新動力。
“公司新建的年產6萬噸工業硅項目,從簽約、落地、手續辦理到動工,得到了市、縣各級領導的大力關心支持和相關部門全方位的服務保障。”王軍介紹,該項目由縣委書記親自包抓,政府成立了6萬噸工業硅領導小組,縣長為組長,對我們企業有求必應,有難必幫,建設環境特別好,遇到困難各領導親力親為,使我們民營企業備受鼓舞,各級領導干部擔當實干,項目進展順利。

在精深加工方面,天祝縣以碳化硅精深加工為主攻方向,支持現有碳化硅企業大力發展微粉、段砂及碳化硅制品等產品,計劃將碳化硅精深加工轉化率提高至80%以上。同時,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有針對性地引進高性能磨具、高性能工程陶瓷、耐火材料、單晶硅、多晶硅、硅棒切片等重點優勢生產企業,積極開發下游高附加值產品,延伸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
展望未來,天祝縣將圍繞“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的發展戰略,深入實施產業延鏈補鏈行動和優質企業培育行動。按照2年優化布局、7年集群成勢的目標規劃,到“十五五”末,天祝縣將打造百億級碳硅基新材料產業集群,并圍繞4個10億級產業集群,全方位引進食用菌、高原夏菜、藜麥和中(藏)藥材、牛羊精深加工等項目,進一步豐富縣域產業結構。同時,建立“小升規”培育庫,力爭2025年規模以上企業數量突破55家,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56億元大關。
- 2025-04-23強信心 看發展丨蘭州:“風起大漢”沉浸式街區探索文旅融合新賽道
- 2025-04-23蘭州市第二屆直播電商大賽啟動
- 2025-04-21同比增長49.4% 一季度甘肅進出口總值成績亮眼
- 2025-04-21【強信心 看發展】“隴上本草”撬動大健康消費新藍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