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反對形式主義,要著重解決工作不實的問題,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改進學風文風會風,改進工作作風”。黨的作風建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組成部分。文風是作風的重要表現,反映著黨風、政風,關乎黨的形象,關乎黨群關系,關乎事業發展。文風不正,嚴重影響真抓實干和工作成效,影響政策的傳達與執行。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文風建設,始終堅持生動活潑新鮮有力的馬克思主義文風,從內容、形式和風格上彰顯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優良傳統。事實表明,文風與黨風是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的。改進黨風必須改進文風,同時推進黨風建設又能引領文風的健康發展。文風與黨風相互促進、共同提升,推動黨的各項政策落地落實。
文風折射黨風,改進黨風必抓文風
文風指文章所體現的思想作風,關乎學風、世風。《群書治要•毛詩治要》中有“情動于衷而形于言”之說,就是要求作文要言之有物,表達真情實感。言辭文章不僅是映照問題本質的鏡子,也是衡量發言者真誠與可信度的重要標準。《群書治要•周易治要》云:“將叛者其辭慚,中心疑者其辭枝,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誣善之人其辭游,失其守者其辭屈。”這深刻揭示了言辭與內心世界的緊密聯系,言辭不僅是表達的工具,更是內心世界的鏡子。
對于中國共產黨人來說,文風不僅折射文章品質和作者品格,更是黨性修養的體現。文風不正,危害極大,不僅損害黨和政府在群眾心中的形象,也影響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在群眾中的吸引力、感召力、親和力,影響黨群關系和事業發展。我們黨歷來重視文風建設,從“反對黨八股”到“整頓作風文風”,從“改進新聞報道”到“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倡導馬克思主義文風貫穿黨的作風建設的歷史進程。站在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的重要時間節點,打磨好馬克思主義文風這把利器,正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強調的“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深層內涵。
“言為心聲,文如其人”,透過文風,可以看到一個政黨的工作作風。延安時期,毛澤東身體力行,號召全黨拋棄黨八股。改革年代,鄧小平強調“講真話,不務虛名”。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風問題,多次強調“短、實、新”,號召全黨同志“努力改進學風、文風、會風”,將“改文風”放在重要位置。中央八項規定提出“沒有實質內容、可發可不發的文件、簡報,一律不發”,新聞報道“要按照精簡務實、注重效果的原則,進一步壓縮數量、字數和時長”。事實證明,良好的文風能夠有效提升黨的執政能力和形象,促進黨的形象和公信力的極大躍升。通過整治文山會海中的形式主義,引導黨員干部發揚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使黨的理論和政策更加貼近群眾。
文風連著民心,是鞏固執政基礎的必然要求
對于無產階級政黨來說,鮮明生動的文風能夠快速喚起民眾、匯集民心,在革命建設中有效地動員人民、凝聚民力。無論是革命戰爭時期還是和平建設年代,生動形象、貼近群眾的語言,都可以有效傳達黨的聲音,激發群眾的共鳴與參與熱情。
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提出“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強調理論宣傳和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為了使馬克思主義理論能夠更好地被群眾所理解和接受,馬克思恩格斯經常對自己的作品進行修訂,力求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來表達深奧的原理,并根據不同革命階段的需要出版不同的著作。馬克思恩格斯也對青年黑格爾派脫離現實、空洞抽象的宣傳進行了批判,認為他們是“沙漠中的布道者”,明確提出“共產主義者根本不進行任何道德說教”,主張語言貼近群眾,才能真正贏得群眾認同。《反杜林論》是一本學術著作,恩格斯親自修訂并出版了更適合在工人中宣傳和閱讀的《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以通俗易懂的語言闡述理論。《反杜林論》同《共產黨宣言》一樣,成為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兼具通俗性與學術性的著作,在工人群眾中產生了巨大的反響,成為“每個覺悟工人必讀的書籍”。
馬克思恩格斯對文風問題的重視,深刻影響了中國共產黨人。我們黨歷來主張文風要植根于社會實踐,為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毛澤東在《反對黨八股》中強調:“因為長而且空,群眾見了就搖頭,哪里還肯看下去呢?”文風如果晦澀難懂,就會失去群眾基礎。端正的文風,能夠有效維護黨在群眾中的形象,更好推動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傳入尋常百姓家,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深入人心。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風決定著文風,文風體現出黨風。人們從文風狀況中可以判斷黨的作風,評價黨的形象,進而觀察黨的宗旨的貫徹落實情況。”對文風不正的危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它嚴重影響真抓實干、影響執政成效,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耽誤實際矛盾和問題的研究解決。”歷史證明,改進文風事關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事關提升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事關堅定不移走好黨的群眾路線。大力糾正不良文風,積極倡導優良文風,對于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以文風強作風,推動政策落地生根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理論和群眾之間需要通過大眾化通俗化語言去搭建橋梁,打通理論宣傳宣講“最后一公里”。文風的通俗化、政策落實的有效性對于我們黨執政具有深遠的意義,既是黨密切聯系群眾的重要體現,也是提升國家政策執行力、推動國家發展的重要抓手。
把徹底的理論講清楚。黨的創新理論、重要會議精神需要以通俗化、大眾化的形式傳播到群眾中,將道理講透徹、講明白。因此,開展多渠道和通俗易懂的宣傳工作尤為重要,而做好這項工作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改進文風。在革命年代,為宣傳黨的主張,爭取群眾,中國共產黨制定了簡單易懂的口號和朗朗上口的標語,使群眾能夠快速理解,避免了紙上談兵的“書呆子”式革命。新時代新征程,我們黨堅持守正創新,聚焦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著力深化體系化、學理化研究闡釋,著力增強學習宣傳的針對性、實效性,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更加深入人心。
用情感的溫度暖人心。沒有真正深入群眾,就寫不出有思想有溫度的好文章;沒有真正急群眾之所急,話就說不到群眾心坎里。要將文件精神轉化為群眾看得懂、用得上的“明白紙”,推動政策在基層落地生根。對廣大群眾來說,情感認同最直接、最深刻,而真情最能喚起真情。要堅持目標導向、結果導向,抓好宣講方式方法創新,用心做好語言轉化,多用大白話、家常話,避免空洞化的表達,增強群眾的認同感和信任感。
改進文風事關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事關提升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事關堅定不移走好黨的群眾路線。大力糾正不良文風,積極倡導優良文風,已成為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一項重要任務。黨員干部必須打磨好馬克思主義文風這把“利器”,“修辭立其誠”,不斷增強真抓實干、求真務實的擔當意識和服務本領。同時也要清醒認識到,改進文風決不能“一陣風”,而是一次刀刃向內的黨性錘煉。黨的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文風改進也永遠在路上。
(楊馨宇 作者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底蘊及思想理念研究》主要成員)
- 2025-04-30“清風萬里——中國古代廉潔文化”展啟幕 熔古鑄今揚清風
- 2025-04-30三堂會審 | 違法發放貸款并受賄應否并罰
- 2025-04-30廣安觀潮 | 營造風清氣正節日氛圍
- 2025-04-30甘肅張掖用好信息技術管住小微權力






